本报记者文丽荣王曦张艺菲李飞龙芦淑颖毛文文
“王志毅和段芳丽两口子要给儿子娶媳妇了!”
半个月前,这件喜事就像长了翅膀,飞走在西吉县兴隆镇罗庄村。
农家喜事礼程多,王志毅和段芳丽紧紧张张忙绿了半个月,终于为儿子娶亲备足了所需。
农历十月初五,是女方家送女宴,儿媳家在彭阳县王洼镇,儿子王浩早早就去行礼。王志毅和段芳丽刚打发走儿子,周边赶来帮忙的村民陆续进了门,他们一家为人和气,在这喜事上大伙都乐意来搭把手。
一大早开始,不大的农家小院装扮一新。院内搭起临时舞台,彩绸鲜花围绕,欢快的乐曲循环播放,虽然典礼第二天才举行,但喜庆的气氛已早早洋溢。
村里厨艺拿得出手的年轻媳妇们,一头扎进厨房,洗、切、蒸、煮、炒,忙得不可开交,伴随着锅铲的交响曲,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不时传出。
每个进门的人,总会被舞台中间一对新人的婚纱照吸引。
“这对新人真惹眼,新郎帅气,新娘漂亮。”
“我儿子一米七八的大个子,在西藏当兵呢,儿媳妇大学毕业在银川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,都好得很。”听到有人夸赞,段芳丽爽朗地笑着回应,看得出,她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。
村支书王维虎忙完村上的事赶来,王志毅和段芳丽忙把他迎进门。王维虎满脸笑意称赞道:“你家喜事过得排场。”
“都是村上操心得好,没有大家帮忙,我们还操持不来。”王志毅紧握住支书的手连连道谢。
王维虎说,农家过事,排场大小,能看出这家在村里的人缘,王志毅和段芳丽两口子都是热心人,村上组织活动,他们从不推辞,总是“挑头人”。
2018年,段芳丽偶然的机会参与到“微笑明天”基金会创立的公益项目中,得到丈夫的支持后,当年就在民政部门注册,在村上成立了“青禾妇女能力发展中心”,每天为村里孤寡老人免费提供一顿午餐。刚开始的时候,村民并不相信,但段芳丽没有放弃,两年坚持下来,不但每天有12位老人固定用餐,还吸纳了村上其他2名妇女参与到这项公益行动中。
第二天的婚宴典礼上,王志毅和段芳丽喜不自禁。王志毅说:“日子过得好,心里就畅快,好日子就要有好精神头儿,希望一家人平安和顺。”
段芳丽为儿子儿媳送上祝愿:小家和,'大家'兴。要相互帮助,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干,多为国家作贡献。